中國進口煤量經歷了2014-2015年連續(xù)兩年回落,2016年在國內供給側偏緊的背景下出現25%的增幅,今年1-4月份進口量增幅更是達到33%。國內煤炭企業(yè)對加大力度限制進口煤的呼聲從去年至今從未消失。5月10日,相關部門召開會議指出要堅決控制劣質煤進口,又一次表明政府控制進口煤的態(tài)度。
據了解,目前我國控制進口煤,主要通過相應質量標準和進口關稅等途徑。
質量標準方面,主要依據是2014年9月3日國家能源局發(fā)布的《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》(2015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)對商品煤的灰分、硫分及微量元素做出的相應規(guī)定,在實際的執(zhí)行過程中有因為質量不符合要求而遭退回的現象發(fā)生,進口企業(yè)通過采購市場認可度比較高且滿足質量要求的品牌煤來規(guī)避風險。進口關稅方面,2014年10月15日起取消無煙煤、煉焦煤、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、其他煤、煤球等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,分別恢復實施3%、3%、6%、5%、5%的最惠國稅率。但包括在內的東盟十國仍享受零關稅的優(yōu)惠,澳大利亞與中國自由貿易協(xié)定也于2015年12月20日生效,在隨后兩年內動力煤和煉焦煤的進口關稅逐步取消,截至目前中國煤炭進口量的71%不受進口關稅限制。
實際上,通過控制進口煤質量和恢復關稅限制進口煤,收效甚微,中國進口煤量在2014、2015年兩年間出現回落,也主要是國內需求走低所致。進口煤的控制,目前主要通過延長進口煤通關時間、約談電力企業(yè)減少、放緩進口煤采購等手段實現,但非長久之計。綜合來看,繼續(xù)增加關稅可能性較小,繼續(xù)提高商品煤質量標準是可行路徑,但真正實行起來面臨較大壓力。且目前市場缺乏對劣質煤的統(tǒng)一定義,難做到針對性限制。目前國內煤炭價格開始回落,但仍處高位,供應恢復剛剛啟動,且社會庫存偏低,如果限制進口煤,則需加大國內礦井的投放力度以保證供應穩(wěn)定,這對政策調控節(jié)奏和力度是一個考驗。煤炭價格波動預測,應充分考慮此因素。)